核心觀點 釩業領軍,鈦業前三。2016 年,公司通過重大資產重組,剝離了虧損項目,主營業務集中為釩、鈦和電力領域。重組之后,公司快速實現扭虧為盈,2016年凈利潤虧損65.7 億元,2017 年、2018 年、2019 年分別實現凈利潤9.2 億元、31.6 億元、14.56 億元。
釩制品市場集中度高,攀鋼釩鈦(考慮托管西昌鋼釩產能)以4 萬噸/年產能位居中國以及世界第一大釩制品生產企業。
螺紋新國標落地緩慢,釩價逐漸平穩。國內釩制品工藝集中鋼渣提釩,受制于粗鋼產量和入爐配比限制,釩供應長期接近頂部,后期無明顯增量。需求方面,2018 年11 月開始執行的螺紋新國標推動釩等合金需求回升。螺紋新國標執行較為緩慢,導致釩價在2018 年下半年-2019 年上半年暴漲暴跌。考慮到螺紋國標和國家對建筑性能要求不斷提升,釩需求預計溫和回升,釩價長期在20-30 萬元/噸逐漸平穩。
地產竣工恢復或帶動國內鈦白粉需求回暖,關注印度、巴西疫情對鈦白粉出口需求的影響。鈦白粉為公司第二大主營業務,產能23 萬噸/年,位列國內第三。
鈦白粉是極佳的建筑涂料,需求受地產周期擾動較大。供應方面,海外鈦白粉供應集中,國內鈦白粉行業持續洗牌。公司鈦白粉工藝主要采用硫酸法傳統工藝,同時大力發展海外主流的氯化法工藝,是國內目前五家具備氯化法鈦白粉工藝的企業之一。需求方面,2020 年房地產竣工環節修復確定性較高,鈦白粉需求在地產竣工帶動下有望回暖。但需注意的是,印度、巴西疫情蔓延對鈦白粉出口需求影響已在4、5 月的鈦白粉出口量上有所體現,建議持續關注鈦白粉出口需求變動。
首次覆蓋予以“增持”評級。預計公司2020-2022 年公司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分別為7.4、8.5 和9.6 億元,對應EPS 分別為0.09、0.10 和0.11 元/股。我們采用分部估值法,綜合兩項主營業務,攀鋼釩鈦估值給予14 倍,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。 風險提示:螺紋新國標放松,鋼材終端需求下滑
文章來源:川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